當前位置:

“十萬古田” 地名小考

作者:楊盛科 編輯:redcloud 2016-02-17 14:58:24
—分享—

  十萬古田位于湘桂邊界的城步苗族自治縣汀坪鄉蓬洞東北與大陽南部之間, 總面積近10萬畝。這里地勢平坦, 分上古田、中古田、下古田三處丘崗地, 丘崗地坡度一般在15度左右,平均海拔1730米。這里屬高山臺地氣候, 溫度低, 降水量大, 日照少, 多云霧, 風速快, 冰凍期長, 地表面溪溝縱橫, 生長有連片雜草、疏柴、藥材, 以禾本科植物為主。土壤地質以砂石為多, 土層深厚疏松, 土中有機質含量14%;地表層下面為灰黑色中粗粒黑云母花崗巖。實地考察的專家們經調查發現, 這里有植物700余種, 其中藥用植物80余種香料植物25種, 還有珍貴的湖南人參和稀珍動物。2011年, 這里被公布為省級自然保護區, 是湖南省唯一的一處原生態高山森林濕地, 是國內罕見的天然動植物基因寶庫, 具有極大的開發價值。湖廣邊界老一輩的瑤民中流傳有“上古擋風能保暖, 中古平坦可開田, 下古建寨能立都”的民謠, 這些民謠可能是瑤民先輩們在歷次開發十萬古田過程中的經驗總結。這處丘崗山地為什么不取其它地名、而偏偏用數字取“十萬古田”作地名呢?據筆者掌握的資料分析,“十萬古田”之“數字地名”主要來源于五個方面的數字傳說故事:

  一, 仙牛犁古田十萬畝。民間傳說天庭的仙牛偷偷下凡降臨人間, 因它初次下凡, 見到什么都覺得新鮮, 見到什么都偷吃。因它偷喝農婦的米漿、偷啃青菜被農夫們發現, 農夫們將它包圍在農田中一頓痛打。這時恰巧被南巡的天兵天將發現, 將它抓回天庭交玉帝發落。玉帝見仙牛私自下凡撞了大禍, 就罰仙牛犁古田十萬畝。仙牛犁完十萬畝古田后累倒了, 玉帝令它進白云洞休息。仙牛進入白云洞后便臥在池邊飲水, 誰知一臥下去再也沒有爬起來, 變成石牛永世鎮守白云洞。故白云洞又名“石牛洞”, 人們將仙牛犁過的那片原始古田就叫“十萬古田”。

  二,瑤民墾古田年產糧食十萬擔。秦代前后, 有大批瑤民為了避兵禍、躲戰亂在這里開墾古田。相傳瑤民在這里開墾的田地年產糧食10萬擔, 瑤民們衣食無憂, 民間流傳有“古田無糧, 兵何以養?”“產糧十萬(擔), 可御外患”的民謠。據廣西老瑤民說,“十萬古田”之名就是古田 能年產十萬擔糧食的由來??墒? 好景不長, 蝗蟲像雪片一樣餔天蓋地而來, 將莊稼吃光, 年產十萬擔糧食的美夢成為泡影; 不久后瘟疫襲來, 瑤民病死大半,幸存的瑤民只好向廣西方向逃難,理想中的世外桃源就在蝗災與瘟疫的雙重襲擊下消失了。

  三, 數十萬蝗蟲毀滅古田的陽春。據史志載: 明景泰年間, 李天保率湖廣邊界苗瑤民起義,天順五年(1461) 義軍被鎮壓, 幸存的瑤民只好陸續遷徙到十萬古田避難, 開墾古田, 重新創業, 并修建了許多瑤寨、瑤街, 再次想 將這里開發成理想中的世外桃源。不久后瘟疫又卷土重來, 瑤民又病死過半, 幸存者紛紛逃到遠鄉保命, 十萬古田又變成荒蕪的高山草地。清咸豐十年(1860), 太平天國首領石達開從廣西古田(今桂林地區)召征大批瑤民攻克城步, 殺死知縣安和。太平天國被鎮壓后, 幸存的瑤民不敢回原籍, 紛紛上十萬古田避難。善于開墾山地的瑤民在十萬古田試種旱糯稻、紅米稻獲得成功, 瑤民們又盼望能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墒? 旱糯稻與紅米稻的清香氣味吸引遮天蔽日的蝗蟲飛向十萬古田, 數十萬只蝗蟲將禾穗、禾葉全部啃光, 只剩下禾蔸, 使快到手的陽春顆粒無收, 迫使瑤民們舉家向四方逃亡, 十萬古田再次變成荒無人煙的草原?,F十萬古田殘存的古墓葬、古瑤街遺址、古石臼、古柱石、石夯等遺物遺址就是當年瑤民多次開發十萬古田的實物證據。今蓬洞、大陽的瑤民就是當年從十萬古田搬下山的瑤民后裔。有人說, 數十萬只蝗年啃光了古田的莊稼后, 人們才將此處取名為“十萬古田”。

  四, 源于面積有近十萬畝。有人說,“十萬古田”之數字地名源于它的面積有近10萬畝。近10萬畝面積的高山草地是幾年前各方面的專家聯合考察十萬古田時實地測量出來的。在文化落后、缺乏先進儀器的古代是沒有辦法準確測量出它的實際面積的, 故不可能以此教字取名。

  五, 十萬秦兵被滅于古田。據《中國史綱要》載(翦伯贊主編1982年出版), 秦始皇為了征服南越、開拓疆土統一全國, 在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使尉屠睢發卒五十萬為五軍, 一軍塞鐔城之嶺(湖南城步今十萬古田), 一軍守九嶷之塞(湖南江華), 一軍處番禺之都(廣州), 一軍守南野之界(江西南康), 一軍給余干之水(江西余干境), 三軍不解甲馳弩。”秦兵進入“鐔城之嶺”后, 將世代在這里耕耘的瑤民趕走, 強占了瑤民的家園。由于從北方遠征而來的兵卒初入蠻煙瘴氣之地, 水土不服, 病倒過半, 無藥可治, 染病者十有八九死亡。尉屠睢派人抓來一些瑤醫入軍營為秦兵治病, 瑤醫們在為秦兵治病的過程中了解到秦軍已無戰斗力,便將情報反映給瑤民首領?,幟袷最I認為是收復失地、報仇雪恨的大好時機, 于是率領訓練有素、抗病力強、心懷仇恨的上萬名廣西古田瑤兵趁夜色殺進秦兵軍營,“夜攻秦人, 大破之, 殺尉屠睢, 伏尸流血十萬。” 廣西古田瑤兵高舉仇恨的瑤刀屠殺正在病中的秦兵, 好比快刀砍西瓜, 連統率十萬秦兵的首領尉屠睢也死在瑤民的亂刀下。 十萬秦兵被滅后, 血流成河, 尸骨遍地, 腥風血雨, 無人收埋, 尸體就地腐爛, 臭不可聞。尸水滲入地下污染了當地環境,從此這里的溪河水不能飲, 土地無法耕種, 夜間鬼哭狼嚎, 陰森嚇人, 再也沒有人敢來這里耕種, 這里從此荒蕪上千年。從此, 這里成為一處災難性農業遺址。因廣西古田瑤兵在此滅盡十萬秦兵, 就稱這里為“十萬古田”。

  從仙牛犁古田十萬畝的神話傳說故事中取“十萬古田”之名當然不可信; 從瑤民開墾古田、年產糧十萬擔的傳說中取此名沒有文字記載, 只能是一種猜測; 十萬古田的實際面積有近10萬畝,在無先進測量儀器的古代, 不可能測量出它的實際面積,用此面積數取其名也不存在; 數十萬只蝗蟲是概數, 用蝗蟲數量定地名有點牽強附會。上述4種取名的由來都是民間傳說,無文字依據佐證,很難相信。排除上述4種可能,那么最有可能就是十萬秦兵在古田被殺后而由此事取名的。因為此事件在史志上有文字記載,佐證了取此名的可能性,加上口碑文獻, 將兩者結合起來分析,應該可信。“古田”系瑤人地名, 據《城步縣志》載:“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 廣西古田(今桂林市永揊區) 瑤民起義攻克城步。嘉靖四十五年(1566) 古田瑤民再次攻克城步。”瑤人為了紀念廣西瑤兵滅盡十萬秦軍的歷史事件,就將廣西的“古田”地名“移植”過來, 將此處耕耘多年的10萬畝古丘崗取瑤名為“十萬古田”。

  考證一個數字地名的由來實際上是考證一個地方的一段歷史, 應用許多“數字”來考證, 故難度較大。“十萬古田”究競是依據什么取得此名的?史學界為此爭論了數百年,一直沒有定論, 望專家們多方考證,期望得出正確的結論。

 

  

     投稿郵箱:紅網城步站 chengbutongxun@163.com 群號:361945576

               城步手機報 zgcbnews@163.com       群號:193957770

作者:楊盛科

編輯:redcloud

閱讀下一篇

返回城步新聞網首頁
99re6在线视频精品免费播放|尤物网站线精品视频|亚洲狼窝一二三四}|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精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