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5日,縣委黨史聯絡組考察了汀坪鄉蓬瀛村的紅色文化資源。在考察中,老領導們在釆訪沙基6組一家三代義務祭掃紅軍烈士墓的楊小兵時,了解到這處紅軍烈士墓地處距村寨中心直線距離約1.5公里處的山坡荒野上,當地干部群眾開展祭掃活動很不方便。為此,筆者建議:
一、沙基6組東面山坡上這座紅軍烈士墓因為位于荒郊山坡,干部群眾開展祭掃活動確實不方便。因此,建議在村寨邊沿地帶另擇一處“風水寶地”將山坡上的紅軍烈士墓遷至村寨近處,使紅色文化資源更加集中。這樣不僅可以讓烈士英靈不再孤寂而安息,還可以讓當地民眾永遠銘記英雄,這既是一種對英雄的緬懷,更是對紅軍烈士精神的傳承。
二、若村寨近郊還有散葬的紅軍烈士墓,可統一集中遷葬于一處,建一座烈士陵園。紅軍烈士墓遷葬后以縣人民政府的名義立一塊高大醒目的紀念碑,在紅軍烈士墓四周栽植四季常青的松柏樹或紅豆杉,使紅軍烈士墓與當地的紅色景點融為一體,顯得更加莊嚴肅穆。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蓬瀛村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進入湖南省的“第一村”,意義極為深遠。一名紅軍烈士就是一座高大的豐碑,我們應該記住先烈們的墳,更應該捍衛烈士們的魂。關心紅軍烈士生前身后事,讓歷史永遠銘記英雄,這是對英烈在天之靈的告慰,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我們對烈士精神的紀念活動要做到常態化、持久化,以激發廣大民眾崇敬英雄的自覺性,將外在的表現內化為心中的堅守。為了傳承先烈紅色基因,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我們還要認真解決紀念烈士活動“平時冷、節日熱”的現象,除了每年清明節、9月30日統一祭掃外,每年的5.4青年節、6.1兒童節、7.1黨的生日、10.1國慶節,當地黨政領導要組織青少年學生、黨團員、干部群眾參與祭掃,并帶動外地游客一同祭掃,使緬懷先烈、崇敬先烈、學習英雄的活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此建議僅供參考。
投稿郵箱:紅網城步分站 chengbutongxun@163.com QQ 群號:361945576
【責編:安娜】
作者:楊盛科
編輯:redcloud